二〇一三年一月五日
嘉義縣民雄鄉西昌村
-------------------------------------------------------------------------------------------------------------------------------
這天,我在鄉間,遇上一張比「席夢思」更令人捨不得起身的床。無邊際的藍在我眼前展開,偶爾幾朵雲飄過。盡情地舒展著四肢,蹭的耳邊的乾稻草沙沙作響。隨著風撲鼻而來的,是冬日暖陽曬過後的稻草香。這是張鋪在卡車上的乾稻草床,載滿整田乾稻草的床。
早期農耕時代,稻田收割後,田間散佈的稻梗都是寶。當建材、牛飼料、搓草繩、生火、墊床、鋪在田埂上抑制雜草,幾乎生活上的大小事都用得上乾稻草,而這乾稻草的收集與保存,也算得上是一門學問。
若換作我們年輕的這輩,任誰被委任要收存橫七豎八地躺在田野間的稻桿,恐怕也只能站在田埂上一籌莫展。
曬稻梗、綑綁、搬運、堆疊,每個環節都有老一輩的智慧藏在其中。堆草人通常是村裡種田的行家,有豐富的經驗,堆好的「草莩」才不至於坍塌。何阿公就是這樣的一號人物,雖然已近古稀之年,每年兩季的稻作農忙期,仍可在那四甲多的稻田上看到他辛勤耕作的身影。
堆「草莩」總得挑艷陽高照的好日子,這天,藍色小貨車將堆草人何阿公與我們這群跟班給運到了田間。曬了好一陣子的暖陽,好似已等待多時,紮束成一小捆一小捆的「稻草欉」豎立於我們眼前。
依著師父的指示,順著風力與手推行的力量,我們先將一整田的「稻草欉」依序堆疊到卡車上。待卡車開到另一處平坦空曠處後,我們又忙著卸下一車的「稻草欉」。一旁的何阿公順手抓起幾束後,便開始從容俐落地堆起「草莩」,由外順圓排放,依次堆高,從外表看似稻草堆疊成的普通小山,但其實堆疊過程中有很多「眉角」。尤其最外層的稻草得排得圓順,以便日後雨水能順著錐面淌下,內層的稻草才不至於潮濕發霉。
前些日子,我曾與一位國小校長聊到農業文化的保存問題。提到糧食危機時他不以為然的說,台灣的應變能力是很快的,等到真的快沒有糧食時,我們再復耕就好了。然而,屆時,誰能保證這些農村裡的老智慧、農業技術、農業的周邊產業、水圳、良田不會一一流失殆盡?
農產業並非單純的經貿交易,其中的文化智慧,正面臨著岌岌可危的失傳困境。當農人離去被判廢耕的土地,稻草堆的生命會不會隨之終結?稻草文化會不會將無人傳承?而陽光下那閃耀的金黃色蘑菇,日後會不會也僅能在人們的記憶中燦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