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1-07-06

我的南莓夜

                                                                                                   單車環島第九天。四月二十七星期三
                                                                                                         宜蘭南澳
                                                                                                                               [按此前往picasa]
                                                                                                                                                文/茉莉
-------------------------------------------------------------------------------------------------------------------------------
即將發行唱片的小美

坐落於宜蘭縣最南端的山海之間,原不在計畫中的南澳,卻在林宏泰的穿針和阿義的引線之下,成了台北俗爾後結廬在人境的桃花源之一。

寄人籬下,理應爆料。相信大家從第一天就見過,茉莉上PDC的時候認識的這個人,害臊的他曾劈頭就問「好客樂團」的冠宇說「聽說你是好色樂團的主唱」、常常出現在各種愛護土地或聲援原住民場合、認識他的人都搶著預定這款多功能處理機,自然建築、麵包窯、種稻……約莫三十合一,罩得住真安心──他是「萬能阿義」。

感謝他讓我體會到,若一個人能夠山海為家,是因為他有朋友。

山海教室前不得其門而入的我們

一早他已經去上班,阿義媽媽準備好麵包和燕麥片等待我們吃過早餐,她才滿足地獨自騎著小綿羊往山上的菜園去,臨走時還要我們帶自己種的一顆高麗菜和一袋番茄上路,想說這樣到了什麼地方我們也不怕餓著。果然是充滿媽媽味道的阿義媽媽,才會有充滿媽媽味道的阿義啊,我偷笑。

騎著我的皮皮挫一聲不響地,諾曼第登陸緩緩甦醒的泰雅部落,沒有人出草來獵我們的人頭。沿著小巷約莫有一百戶井然有序的家屋比鄰而居,連隔壁小孩子被媽媽打屁股的哭鬧聲都毫無掩飾,還有一戶正在自家新建的水泥造房子,部落,是這樣活絡且緊緊相依的啊。阿聰大哥開門見到我們的單車還直呼酷斃了,趕緊拍了幾張照片,一點兒也不見外的歡迎方式真是令人好笑,難怪他一個台北俗能這樣在部落裡頭夾縫求生。

到處都是申請休耕的小塊梯田,因此所以由仕聰、阿江和昭中三人經營的團隊-「南澳自然田」才能利用「小地主大佃農」的租約,保護拼拼湊湊起來,七甲的自然米田、兩甲的雜糧和其他水池濕地,不至於被殺草劑汙染。他們採行日本的「秀明自然農法」。
所謂「換工」的感覺其實比較像是留在家鄉幫忙。幫忙黑豆田除草,阿聰大哥說他的兩片黑豆田,一個播種前有淹了一下午的水,另一片則無,想不到淹過水的後來竟長滿雜草,另一片的黑豆則是欣欣向榮。

阿聰大哥的黑豆兄

這裡的黑豆有好多的根瘤,一株超過三十顆! 這是因為第一次種豆科的土地裡面沒有很多氮,所以會密集長滿根瘤從空氣中固氮,種了兩三年後會逐漸減少,如果少於十顆就表示氮很充足了,這時候可以轉種稻麥,記得麗花姊那裏就沒看到根瘤耶,以上是蘋果爺爺教我的事(p.165),擠一顆根瘤來看看,哇,滲出淡咖啡色的汁液,這就是根瘤菌。

看昭中大哥把我們拍的

幫忙在秧苗區將穴盤裡遇熱而黃化的小稻草們疏散。儘管秧苗摸起來暖暖的,擠在那邊「炌燒(台語:取暖)」實在惹人憐,但這個工作是有些乏味的。過動兒如我,靈機一動,開始在泥水裡逡巡,把一塊塊蛋糕大小的秧苗糕,排列成一隻脖子不是很長的長頸鹿,褲子都是泥巴也不亦樂乎,雖然小書一直笑說那是隻「馬來模」。

其實我是在騎長頸鹿不是帽子掉了喔

已經下午兩三點,熾熱的太陽開始變得和煦了,有一層雲給我們撐陽傘!聽說,南澳的午後常常是這樣也無風雨也無陽光的,簡直是山水畫般愜意的工作環境嘛。天邊有山,山有木兮,田裡有白鷺鷥,漫天飛舞,衛生紙兮兮。

小米酒做基底,半瓶黑麥汁,一匙桑葚果醬。天黑了,「南澳自然農友聚會,農友年齡橫跨四、五、六、七、八年級」,冠宇用手機facebook即時上傳的照片中,這些人看樣子,是拜倒在冠宇輕盈的吉他及阿美族的諾拉瓊絲-小美醉人的歌聲中了。


[秀明農法]
是一種順應自然、就地取材的有機農法,不使用自己的土地以外不純的物質,學習自家採種,並且相信人與植物「意念」、「精神性」的感應,常帶有對大地萬物虔誠的信仰。

相關資訊:
到南澳自然田換工https://sites.google.com/site/nanaozirantian/word-of-the-week
阿聰的一分地契作http://tw.myblog.yahoo.com/go-farmer/article?mid=375&prev=377&next=342
台灣各地的秀明自然農場http://shumei.org.tw/main/read.php?tid=3#main_start


1 則留言:

  1. 「小地主大佃農」是休耕補助的改變方式,
    原本政府半年補助農民一分地4500元,
    現今開放地主可出租1000元,政府補助3500元,
    地主也可省下得保持農地上有50%以上綠肥覆蓋的麻煩。

    雖然政府是立意在使「休耕田活化」,
    老農或許才能安然退休,農業新鮮人在租任方面的負擔也較輕,
    但問題的最根本還是出自於「休耕補助」啊!

    全球糧食價格飆漲,加上國內糧食自給率極低,
    農委會卻仍編列過百億預算,鼓勵休耕與活化農田矛盾政策,
    長期惡性循環下使得國內越來越依賴國外大型糧商進口糧食。

    台灣的小農,迫切需要的不是這些治標不治本的政策。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