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01-06

或許,你可以這樣去看農村

                                                                                                                                   
-----------------------------------------------------------------------------------------------------------------------------------


一個人在鄉間闖蕩已過了三個月,當初出走的想法很簡單,我喜歡在藍天綠地的懷抱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我不捨聽見山河哭泣的聲音。我們都僅是大地上匆匆走過的旅人,人類的責任向來就不是改變自然,也不該毫無限度地消耗資源。大地之母,她孕育著肥沃的土地,滋養著稻穀、花草、山林,然而,我們的社會快要成了一個怪獸機器,每日無止盡的消耗與生產,直到將視線所及的每塊土地價值給壓榨殆盡為止。

於是,我選擇離開從小相依的城市,轉而走入鄉間,向大地的守護者——農人學習。也希望能多少藉由粉絲團定期的文字抒發,將那些農人、田野教我的事,分享給這一路上,跟著我下鄉的讀者們。我是這樣相信著,當每個小小人物的小小力量凝聚在一起,或許,社會就得以漸漸有所不同。

然而,有時我也會質疑為何要這樣逼迫自己,為何要不斷地逼迫自己在繁忙的農務中找題材、在疲憊的休息時間生文字。常常寫著寫著,時針已走到凌晨一點,有時隔天睡眼惺忪地醒來,才發現文章竟引起了筆戰。或許,這是件看似吃力不討好的事,但也或許,每天做一件傻事,就有可能改變世界。





有些人說我過於天真,有些人認為我是一廂情願地用感性的口吻在訴諸文化保存,有些人則認為只要仰賴生物科技的進步就可以解決糧食危機。然而,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說服誰,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分享一些不同的角度來看台灣農業現在所面對的諸多課題。不論是正面、反面的回饋,我都很樂於去見到有更多的人願意去關切農業問題。不管是關乎到糧食自給、土地永續、文化傳承,當有越多人討論,就能衍生出越多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願意加入農業復興的運動,或許,你可以用這些角度去看農村。

面對氣候劇烈變遷,人口數目急速成長,有很多的學者正積極研究如何增加糧食產量。很可惜的是,當學術研究進到市場,牽涉到專利與商業利益後,原本立意良善的技術,卻容易成為種子公司、肥料、農藥商得以套牢糧食市場的手段。這也是為何國際間會相繼出現墨西哥、印度農民自殺的新聞。

石油農業的推廣,的確讓許多國家得以解決糧食問題,並將人力從農村釋放,轉而去發展工業。但不到十幾年的時間,我們也接續發現這不是種可以永續依賴的增產方式,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有它的極限。台大農藝系郭華仁教授常用「急診室中的病人」來形容施作了多年慣型農業的土地,也多次強調田地健全的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可參閱郭華仁教授的文章「有機農業的必然與實現」)

請試想在孟山都公司的推行之下,那片無邊際的大豆田裡,除了大豆植株,幾乎沒有其他的草類與昆蟲。少了健全的生態鏈,這地力與生產量的維持,得再搭配該公司所研發的周邊產品,年復一年,得不斷地增量施加,無形之中也一點一滴地增加農民的成本負擔。然而,基改大豆並沒能顯著地增加產量,它只是縮短了維護管理的時間,卻得耗費更多的水資源、石油加工品、環境成本等等。(可翻閱彭明輝教授的著作「糧食危機關鍵報告:台灣觀察」)

有時,傳統未必代表落後,它甚至可以是比較永續且又能兼顧到產量的方法。日本自然農法大師川口由一先生,採用不耕、忌避作物等仿效自然的種植方式,在自己的農田裡已實踐了三十幾年的自然農法。印度的環境運動者席娃博士,希望能帶領印度農業回歸傳統模式,找回農民的種子自主權。泰國的「米之神基金會」,善用土壤中的微生物當肥料工廠,並強調要結合小農的力量進行在地育種,而非一味地讓土地配合種子。(可參閱林黛羚作家的文章「讓種子適應土地,而不是土地適應種子」)

再來,談到小農入不敷出的問題,其實也有很多的討論。以農養工的國貿政策、中間商的層層剝削、農民的人力成本、糧食的合理價格、消費者與生產者間的距離等,的確有很多複雜的課題牽涉在裡面。(可翻閱吳音寧作家的著作「江湖在哪裡」)

撇開文化保存不談,農業是民生問題,很多國家已開始重視糧食自給率提高的必要性。生產環節的成本補助、作物品項協調生產、產銷履歷透明化、農產品直銷站等,農業政策的修改與擬訂,的確對小農帶來很大的支持與幫助。

然而,在台灣的農業政策仍未完善的當下,消費者的力量其實也能帶來一定的影響力。我們都是餐桌前的農夫,是食物的共同生產者,要能具備農業、環境和生態意識,懂得維護且能保留在地物種的多樣性及原始的耕作方式。每當我們購買不尊重各個不同生產階段環境的產品時,我們便牽連在其中。(可翻閱慢食運動發起人卡羅.佩屈尼的著作「慢食新世界」)

若我們支付食物的金額,泰半流入運送、銷售的中盤商、食品公司的口袋中,而非以一定比例或直接付給農民,那些實際上種植作物的人,將因為得不到足夠的收入而放棄耕作,也進而造成年輕人不願務農的惡性循環。

台灣現在日漸增多的小農市集,提供了一個可以縮短消費者與生產者距離的平台。而日本由政府推動的「農產直賣所」(可參閱上下游文章「到東京,逛農夫市集」),美國由民間發起的「社區協力農業」(可翻閱社區協力農業發起人羅萍.凡恩的著作「種好菜,過好生活」),則更能滲透到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圈中,讓「直接跟農夫買」成為一種普遍又能實際支持農產業的正確消費行為。

我很喜歡用這句話來不斷反思,「究竟是農村需要我們,還是我們需要農村?」,或許,你願意的話,你也可以用這些角度去看農村,去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